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行情
BASIS
BASIS币
市值:$3254.06万
$15.09 +0.46%
更新时间:2025-10-22
24H最高 $28.79
24H最低 $1.04
历史最高 $58.08
历史最低 $0.84
24H成交量 2198.66万
24H成交额 $7.21万
总量 6.7亿
24H波幅 93.71%
流通数量 70.01亿
昨开 $6.19
昨收 $7.94
流通率 21.14%
BASIS币数据
BASIS币介绍

Basis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算法稳定币,通过独特的弹性供应机制维持与美元等法定货币的稳定挂钩。它由美国团队开发,核心成员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Nader Al-Naji、Lawrence Diao和Josh Chen,项目最初名为Basecoin,后更名为Basis。该币种通过三层架构设计(稳定币、资产币和权益币)实现价格稳定,当市场价格高于锚定价值时系统增发代币以扩大供应量,反之则通过回购销毁机制减少流通量。其技术理念源于对传统加密货币高波动性的改良需求,试图在保留区块链去中心化优势的同时解决币值不稳的痛点,2023年前后曾获得包括谷歌创投、贝恩资本等机构1.33亿美元融资,但因监管压力一度暂停,后以更合规形式重新运作。

Basis币被视为稳定币领域的创新尝试,尤其在算法稳定币赛道具有标杆意义。PayPal等支付巨头入场稳定币市场,行业对合规化、技术可靠的稳定币需求激增。Basis币的弹性供应模型若能经受长期市场波动考验,有望在跨境支付、DeFi等领域替代部分USDT市场份额。不过其前景也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需持续优化算法防止极端行情下的脱钩风险,例如2024年曾因市场流动性枯竭导致短暂偏离锚定价格;另一方面需应对全球监管趋严的环境,特别是美国SEC对算法稳定币的审查。目前其团队正通过引入部分储备金机制增强市场信心,并与合规交易所深化合作,长期来看若能在稳定性与去中心化之间找到平衡点,可能成为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稳定币之外的第三条道路。

市场优势集中体现在其混合型稳定机制上。与Tether等抵押型稳定币不同,Basis币不依赖全额资产储备,而是通过算法动态调节,这使得其资金利用效率更高,在牛市周期能快速扩大流动性供给。相较于DAI等超额抵押型稳定币,它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,持有者无需锁定抵押物即可获得稳定币敞口。同时其设计包含套利激励:当币价高于1美元时,套利者可通过铸造新币获利从而增加供应;当低于锚定价时,系统债券机制鼓励折价购入等待升值。这种市场化调节手段使其在2025年ETH链上DeFi协议中渗透率稳步提升,尤其在期权、杠杆交易等对价格敏感的场景中,部分平台已将其列为除USDC外的次要结算选项。

使用场景正从单纯的交易媒介向多元化延伸。在跨境汇款领域,Basis币凭借较传统银行更快的结算速度(平均2分钟到账)和不足1%的手续费,被部分东南亚劳工汇款平台采用;在游戏生态中,其价格稳定性成为虚拟道具定价的理想单位,如Solana链上某卡牌游戏已支持Basis币作为锦标赛奖金池货币;最突出的应用是在RWA(真实世界资产)赛道,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,已有商业票据、短期国债等代币化产品使用Basis币作为计价结算单位,这种稳定币+资产代币化的组合模式在2024年香港数字货币桥试点中表现亮眼,单月促成超1.5亿元跨境结算。不过目前大宗商品贸易等高频场景仍倾向于使用监管更明确的USDT,Basis币需突破算法黑箱的信任瓶颈才能进一步扩展商用版图。

亮点特色在于其开创性的货币政策模拟框架。该系统首次在区块链上实现了类似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功能:基础代币(BAS)对应流通货币,债券代币(BASB)类似国债吸收过剩流动性,股权代币(BASN)则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。这种设计使持有者能参与货币政策博弈,例如在2025年3月的压力测试中,当ETH价格暴跌引发连环清算时,BASN持有者通过投票决定扩大债券发行规模,成功在48小时内将币价拉回0.98美元区间。此外其智能合约采用模块化升级架构,允许通过DAO投票调整关键参数(如锚定偏差容忍度),这种动态治理模式被加密分析师评为最具野心的链上经济实验。技术层面还创新性地采用零知识证明验证供应量变化,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避免恶意套利者提前嗅探调控信号。

精选资讯
要卖出FEG币,用户需要通过TP钱包将币转移到支持FEG交易的加密货币交易所,然后在交易所平台完成卖出操作,整个过程涉及
尽管加密市场短期内仍在消化宏观和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,但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,当前正是重新配置资产、布局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关键
瑞波币作为一种专注于跨境支付的加密货币,其投资价值需结合技术潜力与市场风险综合评估,投资者应保持审慎态度。瑞波币基于分布
北交所设在中国北京市,作为国家级的证券交易所,其地理位置不仅标志着北京在金融版图中的核心地位,还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创